周鴻祎:新基建就是數字化基建!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機遇來了!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重要引擎。不過,當前建筑業的發展水平,還無法滿足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高質量發展戰略需求。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想象建筑業數字化未來》的報告顯示,在全球行業數字化指數排行中,建筑業在所有行業中的數字化應用水平僅高于農業,居倒數第二位。在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建筑業被推著走上轉型之路,建筑業數字化已成必然。
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標志著我國經濟正在向著以“新基建”為戰略基礎、以數據為生產要素、以產業互聯網為賦能載體的數字新時代邁進。
新基建已經變成了一個網絡熱詞,從中央到地方,從傳統行業到互聯網行業,都在熱烈討論。到底什么是新基建呢?小編認為周鴻祎對新基建的解讀十分簡單明了:
新基建本身的意義在于背后產業、經濟、政府、社會和整個國家治理的數字化,推動整個國家從信息化階段走向全面數字化。
由此,中國建筑業的數字化轉型以及高質量發展需要抓住新基建賦予的機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與產業升級的步伐,以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物聯網等數字新技術手段,通過搭建創新的數字運營平臺,架起數字基建與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創新升級的橋梁紐帶。
圍繞建筑企業的數字化需求,以新基建為支撐,為建筑業中小企業量身打造數字運營平臺,使用新技術手段,打通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管理應用。

如新華通智慧住建云平臺,按照建設前、建設中和建設后三個階段不同的管理要求,可實現部、省、市、縣等各級主管部門及建筑市場各參與方的(單位、人員、項目、材料、設備、檔案等)大聯網、大融合,實現了住建行業全生命周期的大監管。
核心是聯接,要把施工現場、工程機械設備、生產線、構件工廠、供應商、建筑產品、客戶緊密地聯接在一起。
數字化建設適應了萬物互聯的發展趨勢,將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嵌入式終端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通信設施通過信息物理系統(CPS)形成一個智能網絡,使得產品與施工場地、工程設備之間、不同的生產設備之間以及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能夠互聯,使得工作部件、系統以及人類會通過網絡持續地保持數字信息的交流。
主要包括虛擬和現實的互聯、施工現場、生產設備的互聯、設備和建筑構件的互聯等。
在數字建造的背景下,大數據將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建筑項目管理軟件、施工現場、數字工廠的數據、建筑構件的數據、建造過程產生的數據,將對企業的運營、價值鏈的優化和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優化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在周鴻祎的觀點里,新基建背后是全面數字化,用三句話描述三個特征:軟件定義世界,一切皆可編程,萬物需要互聯、數據驅動一切業務。
新華通將運用自己的技術實力和20多年的行業經驗,結合數字化建設的關鍵點,為助推建筑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珠海新華通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行業的先行者,秉承提供一流產品,提供一流服務,廣交天下朋友的經營理念,立志做智慧建設行業的“阿里巴巴”。
珠海新華通初創于1996年,深耕住建行業信息化管理20多年,一直專注智慧城市、 智慧住建、智慧工地、智慧政務等相關領域信息化的研發、推廣與服務,已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智慧建設軟件互聯網平臺及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全套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全國第一批新三板上市企業(股票代碼:430559)、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創新型企業、雙軟企業、民營科技企業。
主營業務:智慧住建云平臺、建筑業監管公共服務云平臺、工程質量安全監督云平臺(包含質量、安全、執法、檢測、商混、監理、施工、設備等子系統)、檢測商混監管云平臺、智慧工地云平臺(含施工現場遠程視頻監控、安全帽定位識別、揚塵噪音實時監測、勞務實名制監管、電子芯片及二維碼樣品管理、特種設備安全實時監測、深基坑監測等多個子系統)、智慧政務云平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