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麥肯錫公司發布一篇關于建筑業生態鏈重組的研究報告《建設的下一個常態:破壞如何重塑世界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報告提出,建筑業作為全球最大的生態體系,產能卻嚴重落后,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現有的建筑生態體系被破壞后再重組,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今年,全球產業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這也加速了建筑生態體系的破壞與重組。
1、建筑業轉型已是必然
此前,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想象建筑業數字化未來》一文中稱,在全球行業數字化指數排行中,建筑業在所有行業中的數字化應用水平僅高于農業,居倒數第二位。可以看出,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現狀與建筑業數字化水平低下的矛盾日益嚴重,建筑業已到了非轉型不可的境地。
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標志著我國經濟正在向著以“新基建”為戰略基礎、以數據為生產要素、以產業互聯網為賦能載體的數字新時代邁進。不僅對建筑業的傳統模式進行了顛覆或重塑,還將拉動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與產業升級的步伐。當前,建筑業企業需要在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力求在復雜和多變的環境中贏得未來。
今天的建筑生態系統是一個高度復雜的、分散的、基于項目的建設過程。未來的建筑生態系統會有一個更加標準化和集成化、數字化和技術驅動、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的建設過程。
“破壞與重組”“涅槃與新生”已成為中國建筑業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中國建筑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以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數字新技術手段,通過搭建創新的數字運營平臺,架起數字基建與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創新升級的橋梁紐帶。
2、數字化轉型的解決方案
建筑業數字化轉型能有效提升效益、控制風險、優化運營、提升核心競爭力,數字化是建筑企業突破轉型難題、創新商業模式的有效解決方案。通過打造基于新基建的數字運營平臺,更好地實現數字經濟供給側與需求側更緊密對接,為中國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一)搭建數字運營平臺賦能產業生態體系
圍繞建筑企業的數字化需求,以新基建為支撐,為建筑業中小企業量身打造數字運營平臺,使用新技術手段,打通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管理應用,通過方法創新、工具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從局部優化到全局優化,形成以產業創新要素集聚為動力支撐、以數字運營平臺為公共賦能載體的數字化賦能體系,構建建筑業數字化新生態,創造新動力源。
(二)構建建筑業數據湖支撐數字化應用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對數據的把控及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是核心競爭力。在建筑業中,數據載體連接著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也在各參與方之間進行數據與業務信息的傳遞,數據湖是實現建筑業數字化的基礎。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集成應用,構建基于建筑業的數據湖,推進大數據的采集、加工、存儲、分析、交易、服務和云平臺建設運營,發力數字產業應用賦能創新,賦能服務型制造業升級,支持建筑業企業與數字科技型企業實現跨界融合發展。
(三)場景化數字生態系統形成融合新范式
未來,場景將成為產業互聯網創造價值的重要內容。“數字孿生”這一概念在建筑領域有了更好的詮釋:建筑工地中,已經可以將真實物理世界中的橋梁、行人視頻、傳感器和物聯網等技術,在虛擬空間中轉換成為了實時互動的“數字孿生”景象。通過構建BIM+大數據+5G的場景化數字生態系統,無論是項目設計方、施工方還是投資運營方,都可以享受到產業、數字、空間融合的新范式所帶來的實際效益。
筆者認為,統籌推進建筑業數字運營平臺是實現我國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抓手。通過構建一個數字化賦能體系,將建造過程中的各種數據、業務線條、邏輯關系等實現應用場景,包括高分辨率的工程測繪、以云為基礎的計算能力、跨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協作、AI以及建筑業和制造業的融合等,為助推建筑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